我国会计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已基本形成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正高级会计师资格一直是我国会计人员职称的最高追求。不过,这将有望成为现实。
日前,记者从财政部获悉,正高级会计师资格将被列入我国会计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由此,一个包含了会计从业资格,初级、中级、高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正高级会计师资格(含全国会计领军人才)的具有梯度发展级次的会计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已基本形成。
财政部相关负责人向《中国会计报》记者介绍,作为我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中的最高资格,正高级会计师资格其实并不是一个新名词。早在2007年,财政部领导就已提出了建立我国正高级会计师资格制度的构想。截至目前,正高级会计资格评价的试点工作已在广东、江苏、浙江、辽宁、河北、湖北、内蒙古等省区成功开展。目前,财政部正在会同有关部门认真总结地方试点经验,积极研究建立全国性正高级会计师资格制度。他透露,具体的评价制度有望于今年年内出台。
在之前的会计人才培养评价体系中,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系列只限于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级次,高级会计师在评审条件上实际上只相当于副高级。与其他相关系列专业技术资格相比,我国的会计专业技术资格体系并不完整。这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级会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也影响了我国高端会计人才的建设和发展。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具有高级会计师资格的会计人员仅8万人,占全部会计人员的比重不到0.67%,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的也只有3.2万人,仅占0.33%。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会计队伍整体水平差距较大,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端会计人才匮乏。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会计人才需求特别是对高端会计人才需求的越来越迫切,建立我国正高级会计师资格制度已迫在眉睫。
财政部将正高级会计资格纳入我国会计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它将与会计领军人才培养平台一起,成为我国会计人才培养评价体系金字塔塔尖上的两颗明珠。由此,我国高端会计人才有望获得更高速的发展。
(来源:《中国会计报》 2010年3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