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来说,能够在北京见证这一历史性的时刻,并为确保促进XBRL开发与有效实施的依循报告和分析程序进行合作,是一种真正的荣幸。”XBRL国际组织指导委员会主席、理事会主席迈克·威利斯在XBRL系列国家标准发布上高度评价中国在XBRL上的快速进展和卓越领导力。
事实上,国际社会越来越惊讶于来自古老、传统的中国带给世界的一个个有关会计的惊喜。这一次,中国式XBRL同样令世界刮目相看。
XBRL的中国速度
XBRL中国地区组织俨然是XBRL国际组织的一名新成员,但它却让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受托人刘仲藜颇为自豪,“基金会受托人对这一合作的质量及取得成果的速度印象非常深刻。”从2010年4月中国XBRL项目启动、7月发布征求意见稿,到10月发布正式稿,项目面临开发时间短、工作量大、开发工具不成熟等重重困难。在这期间,中国XBRL团队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的XBRL团队通力合作,通用分类标准通过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XBRL专家的鉴定和审核,成功通过了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XBRL开发组所使用的代表国际先进水平的分类标准管理系统(TMS)的测试,其中包含多达数百项针对高水平的XBRL分类标准的校验规则测试。
短短5个月后,中国首套国家分类标准和在线平台就已推出。“这的确是非凡的进展,彰显了XBRL中国团队的领导能力。”刘仲藜说。
XBRL的中国质量
迈克·威利斯在深入了解中国XBRL技术规范系列国家标准和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之后惊叹,XBRL中国地区组织已经锁定了更为广泛和长远的议题,包括帮助许多机构降低企业总体合规成本以及确保增强对各种机构乃至政府报告披露的可比性。
诚然,XBRL中国地区组织在设立之初就考虑到了政府监管的协调性和为满足各自监管需求时在基础标准上继续扩展的可能性。
这体现在XBRL中国地区组织涵盖了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证监会、国资委、国家税务总局等九个部委,九部委统一协调、通力配合,以实现“数出一门、共享资源”的目标。
XBRL的中国眼光
XBRL中国地区组织的前瞻性还体现在XBRL中国地区组织已经与国际准则制定机构(比如IASB)和世界各地的政府机构(比如SBR项目领导小组)合作,寻求从更广泛的意义上重新定义“趋同”。
这一点让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高级副总裁阿琳·托马斯非常欣赏,“中国正在采用可交互操作的分类标准架构(ITA),这对于实现更多的无缝式信息国际交换非常重要。”已经向XBRL迈出重要一步的中国,谦虚地面对来自各方的美誉并保持着一如既往的清醒。
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的全球经济、全球金融、全球资本市场和全球经贸合作,对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和经济信息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对XBRL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和挑战。
如此,摆在每个国家眼前一项迫切的任务是,如何更好地使这些分类标准相互趋同或对应,以避免元素的重复,同时又能具备灵活性和特殊性,以满足各方需要。
(来源:中国会计报 2010年10月23日 作者:杨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