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学校内部没有专业经济人士参与制定经济合同,很容易会带来经济风险,从而加重高校的财务压力。
日前,教育部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下称“《纲要》”)第58条完整阐述了对我国高校财务管理方面的建议:完善学校内部控制制度、在高等学校试行设立总会计师等表述在我国高校财务界引起很大反响。
继医院财务管理改革后,我国高校财务管理又成为一大亮点与期待。
高校财务负责人中非专业人才居多
早在《纲要》出台之前,原国家教委1987年制定的《高等学校总会计师工作试行规程》就曾要求中国高校试行总会计师制度,将总会计师视为高校领导班子的重要成员。但据本报记者了解,到目前为止,我国高校中设立总会计师职位的并不多见。
“我国非经济、财会类学校的财务管理力度不强,分管财务工作的副校长大多数不是相关专业人才,财务管理工作实施起来存在很多障碍。”山西财经大学财务处处长辛茂荀道出了我国高校财务管理水平难以得到提升的原因。
据了解,我国规模较大的公立高校往往由校长指派一名具有相关工作经验的副校长分管财务工作,规模较小的公立高校则由校长直接管理财务工作。在不少文科或艺术类院校,懂财会、有财务管理经验的领导人才尤为缺乏。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曾参与过《纲要》制定初期讨论的人士告诉记者:“《纲要》里‘公办高等学校总会计师由政府委派’这一要求,也反映出高校难以从自身挑选出专业人才的现实。于是,‘委派’就成为一条最佳途径。”
而高校普遍存在的债务风险和财务风险、逐年增多的收支以及经济活动的多元化,成为高校亟需专业财务管理人才的主因。
高校债务风险尤为突出
尽管我国高校扩招后收入增加,但债务风险在近些年来却跃居为高校财务的主要风险。
“教育部对高校的基建项目有评估要求,如占地面积、场馆建设等,学校是公益性单位,需要政府负担开支,但现在情况是地方财政负担不了,由学校自己张罗,这挤压了学校正常的教育经费,学校只能借助于贷款。”辛茂荀说。
学校的收入来源主要为学费和住宿费。当学校为基建项目的扩建而频繁贷款时,这两项收入的大部分被用于支付利息费用,教学经费不能满足,教师收入难以保证,如此一来,高校往往没有能力且没有意愿偿还借款本金,造成巨额债务风险。
以山西为例,目前地方财政给予的经费少,山西高校学费在全国排名几乎为倒数第一,学校的债务压力普遍较大。
一位对我国高校债务状况做过调查的专家对《中国会计报》记者表示,某地一所学校建一个新校区就花费12亿元,向银行贷款8亿元,连同原负债,1.5万元在校学生的学费收入尚且不够还利息,最终本息都无力偿还,只能由政府埋单。
或许,银行对高校贷款条件并不苛刻的原因,除了高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外,“实在不行,政府买单”也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
内控为高校节流
为缓解债务压力,不少高校选择了合作办学,吸引社会投资的方式,将部分闲置的品牌资源、知识产权资源、人力资源、土地和资产资源等与合作伙伴组合。
“如果学校内部没有专业经济人士参与制定经济合同,很容易会带来经济风险,从而加重高校的财务压力。”海南医学院总会计师李伟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提醒说。
于是,转让土地自然成为合作办学失利后部分高校的选择。浙江某所高校就曾将100亩土地转让给香港的合作商,尽管这种做法一直备受争议,却实为高校的无奈之举。
尽管公立高校不以盈利为目的,但依然强调办学效益,资金开支需要精打细算。我国绝大部分高校虽然也有内部控制制度,但普遍还十分简陋。
“高校财务处都有报账和审核岗位设置,这也是最简单、最基本的内部控制,部分高校还设有审计室、资产管理等部门。”李伟介绍说,海南医学院就设有审计室、资产管理等部门,5000元以上的物资采购及所有基建项目开支都要经过校内审计部门的审计。而对高校财务的外部监督则由地方财政来完成,如海南省高校财务人员都要去指定的核算站统一报账、集中核算。
总体来说,我国高校在内部控制制度方面目前还没有形成由上至下的统一规定,暂时没有起到从细节处为高校节流的作用,无法与企业相比。但已存在的内部控制模式,必然成为今后高校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天然优势。
高校是财务人才的另一片天地
李伟在海南医学院总会计师的岗位上已经工作了5个年头,这位曾经的上市公司财务总监,2005年被推荐到海南医学院。“高校的文化与学术气氛对我有很大的吸引力,我觉得高校是财务人员可以做些事情的地方,可在经费管理和筹措建设发展资金方面做些有意义的工作。”
李伟认为,在高校设立总会计师职位,让懂财经政策和资金运动规律的总会计师协助校长领导学校财经工作,有利于优化领导班子知识结构,有利于建立健全高校经济责任制。“高校的校长是第一责任人,有的校长懂财经,有的不完全懂,出现问题不好问责。在校长领导下,建立以总会计师为首的经济责任制是很好的解决办法。”
业内专家指出,高校实行扩招后,我国高校的经济活动越来越多元化,高校内部各个部门、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也需要有专业人士进行协调,处于协调位置的人的地位与权力不够,很容易造成矛盾,总会计师的设立可以弥补这种缺陷。
“高校以教学科研为中心,按照教学规律办事,要求总会计师围绕中心的服务意识要强,并不是纯粹的经营管理。此外,高校的工作很复杂,教学、科研、后勤等方面构成一个小社会,党团各个方面关系都有,不是一般的事业单位所管理的单项内容。”李伟说。
但在资金安排上,如何既保证高校的教学与研究重点,又能综合平衡好其与学校发展规划,做好学校硬件和软件上的资金安排,是高校总会计师们上岗前需要明确的工作重点。
(来源:《中国会计报》 2010年3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