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今年两会后将有更多的公众知道“权责发生制”这种会计核算方式。
在财政部刚刚提交给两会的全国财政预算报告中,专门开辟章节对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进行比较说明,这或许预示着一场由权责发生制引发的渐进式的政府会计改革将进一步走进公众视野。
本次预算报告就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这两种会计核算方法分别做了解释说明,并指出,对中央预算部分事项实行权责发生制核算是规范预算管理的必要措施,也是符合预算管理实际的有效做法。
改革箭在弦上
如果说2009年的许多迹象表明由权责发生制引发的政府会计改革正在酝酿之中,那么,其2010年或将在正式定调后迎来大幕的开启。
“权责发生制出现在今年全国两会上,这意味着政府会计改革即将启动。去年的种种迹象更多的是做铺垫。”一位业内专家这样告诉《中国会计报》记者。
去年7月1日,海南省率先在海南省农业厅和海南医学院两个行政事业单位启动权责发生制改革,其有可能将于今年扩大试点范围。“但是这毕竟只是地方行为,更多的可能是想作为一块试验田,为中央级政府启动权责发生制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上述业内专家这样表示。
此后一个月,财政部先后下发新《医院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财会便〔2009〕61号)和新《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财会便〔2009〕62号),两份征求稿中同时出现了实行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会计核算制度的要求,这意味着政府将从医院和高校这两个领域启动权责发生制的政府会计改革。
而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在今年不久前召开的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也指出:推进政府会计改革,试编部分事项权责发生制财务报告。在今年全国两会上,他再次强调,权责发生制有利于全面、准确、真实地反映当年应当发生的支出和收入,从而增强财政透明度,有效揭示和防范财政风险,因此,中央预算部分事项实行权责发生制核算,是规范预算管理的必要措施,也是符合预算管理实际的有效做法。这就一再向公众表明政府会计改革即将启动。
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医院会计制度》或将在半个月后正式出台,届时,少数几家医院将开始权责发生制的改革试点,明年将进一步推广。
已容不得犹豫的改革
在政府会计改革即将启动之际,谈论改革阻力的声音也在隐隐出现,这预示着这项改革不会一帆风顺。但是,无论从国际环境还是国内情况来看,引入权责发生制的会计核算改革都是势之所趋。
政府会计改革的理想状态应该是建立一套适用于所有公共部门的会计标准。但业内专家一致认为,目前要在所有行政事业单位推行会计核算制度的改革还不是很成熟,阻力较大。要全面实现所有行政事业单位采用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会计核算模式,必将经历一段坎坷之路。
然而,虽然政府会计改革是一个庞大的工程,不同行业、不同单位的差异较大,很难一口“吃”下来,但改革已容不得犹豫,也正是因为此,我们将走上一条渐进式的改革之路。
海南医学院引入权责发生制改革试点已经过去半年时间了,作为海南医学院总会计师的李伟颇有感触。他认为,行政事业单位引入权责发生制的改革方向肯定是正确的。“今后,我们将能够计算出高校培养一名大学生到底需要花费多少钱,同时提供准确的财政资金信息,这是一个大进步!”事实上,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这两个国家由于持新公共管理的理念,即政府需像企业一样去运作,已经较为激进地直接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而其他西方国家也已经普遍在公共部门会计核算时采用权责发生制。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张琦副教授结合我国国情分析后也认为“必须得改”。一是,国际组织提供贷款给中国政府时,中国政府需要披露相关的财务信息,而在收付实现制的核算方式下,根本无法提供资产负债状况,因此,中国政府在与其他采用权责发生制的国家竞争贷款时就没有优势。二是,老百姓参政议政的意识越来越强,不仅关心钱是否被贪污腐败,而且开始关心政府运营的效率和效果,但是在收付实现制下却无法提供政府运营成本等信息。三是,从政府内部讲,现行的预算会计系统包括行政单位会计、事业单位会计和财政预算会计3个子系统,各系统间的信息不连贯、较片面,政府编制预算时财务数据对接上有问题。四是,我国财政预算改革比较超前,已经实行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收支两条线”管理,但是如果会计核算方式没有跟上去,就使得财政预算改革的功效和优势被削弱了很多。
在设计上应基于中国国情
由权责发生制引发的政府会计改革即将启动。权责发生制引入后,将客观真实地反映单位资产负债情况,并可以进行成本核算,使行政事业单位的信息更完整,但同时也可能造成一定的随意性。
本次预算报告就指出,财政部门要加强研究建立规范严格的权责发生制核算项目设立制度,完善申请、审批及报告制度,建立到期退出机制和定期清理制度,控制权责发生制项目的规模,防止随意性,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到底行政事业单位报表的使用者需要什么?政府会计改革要达到什么效果?张琦认为,在改革全面启动之前,应该考虑怎么进行改革,做一些基于中国实际情况的改革设计。
跟企业财务报告与国际趋同不一样的是,我国进行政府会计改革更多的是理念的趋同,即为了提高政府财政的透明度和行政服务水平等,而不是要跟某种会计标准或者会计体系趋同,因此,要开启的将是一场充分考虑中国政治经济环境的政府会计改革。
“政府会计改革要往前推,焦点可能集中在绩效评价体系上,它将决定政府会计改革怎么改,到底要设立哪些会计权责发生制核算项目,而这套绩效评价体系要解决的就是充分考虑中国实际情况。”中国人民大学会计学教授林钢说。
林钢表示,引入权责发生制的会计报表信息到底应该怎么用值得考虑,因为不能单纯地以经济效益来评价,还要考虑社会效益,而原有的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还不足以说明问题。
不过,业内专家也一致表示,政府会计改革需要在实践中慢慢摸索,走一种渐进式的改革之路,不断丰富政府财务状况信息。如在试编部分事项权责发生制财务报告时,可先对容易确认和计量的政府现金资产、政府显性债务等资产负债项目采用权责发生制报告,等条件成熟后,再研究采用权责发生制对固定资产、政府应收税款、基础设施、养老金负债等较为复杂的项目进行计量。
(来源:《中国会计报》 2010年3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