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论文摘要:
我国自2007 年1 月1 日起在上市公司实施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新会计准则,新会计准则实施后的效果或经济后果如何,其对我国资本市场效率有何影响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共同关注的焦点。新会计准则由“收入费用观”的制定理念转向了“资产负债观”,这使得会计盈余各个组成部分的持续性、稳健性和价值相关性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本文以应计异象为切入点,研究新会计准则下中国资本市场的证券定价效率问题。本文沿用Sloan(1996)的研究思路,比较了新会计准则实施前后会计盈余各组成部分的持续性,发现应计利润的持续性显著降低,应计利润与现金流量持续性差异显著提高。然而,进一步的研究发现,通过Sloan(1996)的投资组合套利策略并不能获得超常回报,这与旧准则下10%左右的超常回报明显不同。这表明,公允价值模式的采用虽然使得会计盈余的稳健性、持续性有所降低,但却使市场定价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