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论文摘要:
负债融资与投资支出的关系研究,是财务领域的一个基本问题。现代资本结构理论认为负债融资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有正负两方面效应。大部分研究把负债看成是同质的,事实上不同期限的负债的代理成本存在着差异,对投资行为的影响也是不同的。在资本市场不完善的条件下,债务期限结构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表现在一下方面:第一,缩短债务期限可以减少股东-债权人冲突引起的资产替代和投资不足问题;第二,缩短债务期限可以抑制股东-经理冲突引发的过度投资问题。对于上述观点,国内外学者的实证研究结论并不一致,进一步研究这一问题对于规范企业的投资融资行为既有理论价值又有实践意义。本文利用深、沪两市2000-2006年251家制造业企业的1757组样本数据,在控制了影响投资投资的资本结构、现金流量和成长机会等因素的基础上,研究债务期限结构与企业投资行为的关系。发现:两者总体上显著负相关;企业成长性不同、国有股控股率不同,两者关系不同;管理者是否持股,二者的相关关系没有显著性差异。说明我国上市公司债务期限抑制了股东-管理者之间的利益冲突,引发了过度投资行为;股东-债权人冲突引起的代理成本并不明显,上市公司并没有利用债务期限结构来解决投资不足问题。另外,国有控股率高的企业债务期限的治理作用失灵,债务期限结构并没有起到抑制过度投资或投资不足的作用。同时,我国的经理人持股没有起到缓解过度投资问题的激励约束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