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符合科创属性是企业申报科创板IPO的首要前提,而研发人才储备是科技创新发展的原动力。本文立足科创板中的 “伪科创” 异象,对科创板IPO企业研发人员操纵行为及其经济后果展开分析。研究发现,科创板企业会在IPO过程中 “有意识” 地操纵研发人员比例,具体表现为操纵程度在上市前的迅速攀升和上市后的急剧回落。进一步检验发现,监管层重视程度、创新实力和融资约束情况对企业研发人员操纵行为存在显著影响。经济后果显示,企业向上操纵研发人员比例虽然提高了科创板IPO成功率,但却削弱了创新投入-产出效率,并导致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的降低? 这有悖于科创板设立初衷。本文不仅为IPO过程中的企业行为研究提供新视角,也为完善科创属性评价体系、守住科创板 “硬科技” 定位,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